头孢菌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克星
发布时间:13/05/18一、流行情况
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主要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鼻腔、扁桃体和气管前段等)内,通过猪群间的接触和空气飞沫以及污染物而传播,带菌猪和慢性感染猪为本病的传染源。副猪嗜血杆菌主要危害2周龄至4月龄的猪只,特别是断奶前后和保育期仔猪多发。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死亡率达50%。副猪嗜血杆菌作为共栖菌而成为继发性病原菌,常在蓝耳病病毒、圆环病毒Ⅱ型、伪狂犬病毒及猪流感病毒等感染后继发感染,甚至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巴氏杆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死亡率增加。
二、症状及病变
繁殖母猪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2~8周龄仔猪感染发病可呈典型症状,同其他呼吸道疾病类似,主要表现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症状,但一般猪场以慢性型为主。
急性型病猪体温高达40~
慢性型通常由急性型转化而来,病猪消瘦虚弱,被毛粗乱无光,皮肤发白,咳嗽,呈腹式呼吸,关节肿大,严重时皮肤发红,不能站立,耳朵发细,少数病例突然死亡。
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胸腔、腹腔浆膜及肺部发炎,胸腔内有大量的淡红色液体及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块。肺表面覆盖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并与胸壁粘连,多数为间质性肺炎,部分有对称性肉变。单个或多个桨膜面损伤,有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包括心包膜、腹膜、胸膜、脑膜和关节膜(主要是腕关节和附关节)等,通常以不同的组合存在,较少单独发生。
三、治疗
头孢菌克
由于副猪嗜血杆菌极容易产生耐药性,在临床实践当中发现很多养殖场用抗生素治疗后没有作用,如对磺胺类药、喹诺酮类药已经产生很强的耐药性。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张桂红教授研究表明阿莫西林类头孢药物对该菌敏感。广州市兴达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特研发出头孢菌克(阿莫西林类头孢药物),很好地解决了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的难题,为防治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首选药物。